口語短期拿高分最重要的事情究竟是什么?是短期突擊大量話題嗎?還是突擊掌握一堆高分詞匯?
先分析一下口語的四項評分標準。在口語考試中考官按四項標準分別評等級分:流利性與連貫性、詞匯多樣性、語法多樣性及準確性、發(fā)音。所以同學們不要太在意內(nèi)容的深度,因為雅思考試是一門語言考試,并不是考察你的人生多么精彩豐富,或者說多么不精彩。
而在這四項之中最重要的其實是流利度和連貫程度,可以說這一點是其他三項的基石了。
因為當你沒東西可說的時候,你的pronunciation有機會施展嗎,當你中翻英亂造、用錯誤的語感解釋的時候,當你緊張到不知道說什么的時候你會用高級詞匯嗎?
不能。
流利性與連貫性有以下要求:
1) 針對問題,能夠詳細、有邏輯地表達自己觀點
2) 能夠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護
3) 表達過程中沒有過長停頓或重復
要實現(xiàn)這些并不能靠很多同學用的古老學習方式,回想一下,你們交流的時候是不是以下場景:weather的題你準備好了嗎?我app的題還沒有準備唉~
為什么說這種方式不可行呢?因為大家這個口中的“準備”實質是在問“我的核心詞匯有沒有掌握”,但大家要知道,雅思考試最終考察的是題型,因為題型能夠彰顯、映射出要考察的a range of connectives,畢竟流利性與連貫性就是通過a range of connectives(一系列的連接詞)來實現(xiàn)的keep talking。
a range of connectives分為四種:
sequential connectives
第一種是sequential connectives,例如firstly,besides,and more than that等,任何題目都可以考一項,必考題例如why do you choose this major、why those people use apps、why should kids learn math都會考到。這么多題都會考這個點,所以大家應該脫離出所謂的“學了app這道題”就會了,因為它考的是sequential connectives,并不是某個內(nèi)容。
story-telling connectives
第二種story-telling connectives,例如at first,afterwards,eventually,很多必考題都是通過講過去的經(jīng)歷以及未來的經(jīng)歷來考察的。例如tell me more about your future plan, 很多學生就開始將各種well,I want to…… I want to……但是同學們,人家考的是連接詞,說這么多want to的內(nèi)容沒有用,你編一個未來計劃也無所謂,關鍵是用上at first、afterwards這些連接詞。
還有一種問法是something happen in the past,過去的經(jīng)歷。很多同學就會針對這題開始準備了,但其實單純沖著這個題是學不到什么技能的,雅思考的是語言能力。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同學背了這么多的話題,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學習到最后發(fā)現(xiàn)什么都沒學到的原因,考試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。
logical connective,life scenario intro
第三種是logical connective,邏輯詞,比如說你喜歡什么,要講明白為什么。第四種比較簡單,life scenario intro,自己的日常介紹,相信同學們都能搞定。
這四項評分標準只會評價同學們的語言能力,非??陀^,甚至客觀到如果拿這四項來評價普通話也可以,只評價客觀的語言能力,對知識背景經(jīng)歷不做考察。所以你的經(jīng)歷不重要,你的知識也沒那么重要,只要你對癥下藥都能拿到高分。
講了那么多,那究竟如何復習口語呢?首先不要再像原來一樣羅列背誦話題了,背不完的。大家可以先把這四項的能力列出來,再把所有的題目都塞到這四個框框里,重復性、針對性的訓練能力,而后練習真題。千萬不要按照話題復習了,因為話題只是復習單詞而已。
>>我感興趣,馬上在線咨詢